景盛配资 以旧换新政策再升级,专家称车市稳内需效果将持续体现
汽车消费再迎利好政策。4月12日上午,“上海商务”官微发布消息称,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本市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景盛配资,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外牌旧车。
“去年就有一些省市出台这样的政策,即在何处购买就享受何处的购车补贴政策,且很多地方对报废或转让车辆的牌照归属地并不限制。地方政府出台此类政策的目的十分明确,就是吸引周边省市的消费者将购车消费落地到政策出台地,从中也可以看出各地对促消费的重视程度,通过此类政策吸引周边消费者到当地购买。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。
今年1月17日,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《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标准、补贴方式等明细内容。随后,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,纷纷推出具体措施,目前已有多个城市推出相关政策。
郎学红告诉第一财经,去年已有部分地区放开牌照所属区域的限制,上海推出新政策后,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省市跟进。她认为,扩大汽车市场总需求,核心还是要释放潜在消费需求,既要提振消费信心,也要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。
今年3月份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(下称“方案”)出炉,其中,聚焦提振汽车消费,新车、后市场、政策、技术等多方面利好政策。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方面,方案明确提出,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,推动汽车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郎学红表示景盛配资,去年国家统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大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,由于政策逐层落地后时间相对较长,最终这笔专项基金实际上还有所结余。今年国家继续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而政策落地更早,有望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。“方案的核心在于在稳住产品类消费的同时,更大力度释放服务类消费需求,增加优质服务消费的供给。相较于汽车产品等实物性消费,服务类消费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,亟待通过高质量供给的精准投放来激活。”
根据商务部数据,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680万辆,创下历史新高。截至3月16日,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合计超过132万份,今年1月~2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0.1%,其中2月份同比大增188.2%,再创历史新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于4月11日发布的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倡议书显示,我国汽车市场年销量超3000万辆的庞大规模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%的上升优势、消费升级催生的多元化需求,皆是中国汽车业的底气。其中,主动出击,激活内需与优化全球布局是对汽车行业的关键倡议内容之一。
郎学红认为,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汽车生产消费影响不大。一方面,从中国生产的汽车对美国直接出口量较少,仅约10万辆左右,且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进行的出口,自主品牌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销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;另一方面,我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占比约15%,虽有一定直接影响,但这部分以售后零部件为主,对国内汽车工业整体影响不大。此外,我国汽车产业对进口依赖度较低,国内供应链能够满足需求,因此进口关税增加等反制措施的直接影响也较小。
乘联分会数据显示,今年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4.0万辆,同比增长14.4%,环比增长40.2%;今年一季度累计零售512.7万辆,同比增长6.0%,扭转了近10年的3月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。乘联分会报告称,上海车展的如期举办、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实施以及"五一"小长假出游消费,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催化剂和触发点。在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下,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将持续体现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武子晔
相关阅读
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申报工作,拟支持不超过20个城市,中央财政将给予每个城市2亿元至4亿元补助资金。
147 昨天 18:07
将会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,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。
419 04-16 20:17
对于美国的关税霸凌,中国坚决反制,同时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366 04-10 22:06
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,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
1038 04-10 20:51
不论外部发生什么情况景盛配资,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。
286 04-09 10:1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国华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博牛配资 以旧换新政策再升级,专家称车市稳内需效果将持续体现